弗拉门戈网
繁简转换  
搜索:
小蒋吉他
  【弗歌小組】創作力的培養 (Creativity & Art) - 李淑嫻 Angela
 


【弗歌小組】創作力的培養 (Creativity & Art) - 李淑嫻 Angela

創作力 (Creativity) 是否天生的呢? 人的右腦管理感性思維,而左腦則掌管理性思考,是否某些人的右腦長得較為發達,所以創作力特別強呢?

我自問右腦及左腦都不發達,右腦閉塞時有發生,沒有靈感;左腦遲頓時有出現,欠缺分析。但是,我仍喜歡創作,就算腦袋不發達,我還是喜歡讓腦袋有做運動的機會。

從創作中,我可以表達情感之外,亦能與人分享信息。對我來說,在創作的時候,既要忠於自己的情懷,亦要顧及事情的連繫性及技術上的可行性。所以,右腦及左腦兩者之間要經常交流,甚至經常交戰,這些情況是司空見慣的。也許最初創作出來的東西,是千奇百怪,但只要加以修正改善,最後的這個作品終能夠感動人,帶來影響力,說不定會流傳千載百世。

那麼,創作力可以後天培養及訓練的嗎?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!因為我正是其中一個受惠者,我在生命不同時候遇上了很多來自不同界別的「貴人」,讓我經歷了很多「貴事」,而這些貴人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毫不保留地將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其他人,發揮傳承的精神,促成了無數的「貴事」。

導賞員的訓練

2017年夏天開始,我參加了藝穗會的「學.玩.導 」(Learn, Play, Lead) 義工計劃,大會舉行了很多的分享會及導賞活動,讓我對文化保育有更深的認識,此外,我也有不少的實習機會,成為導賞員,帶領公眾人士參觀已有120多年歷史的一級保護文物。


在未參加這個義工計劃之前,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擔當導賞員這角色,因為這是一份需要運用左腦去牢記資料,然後有組織地清楚解說給導賞團的參加者,還要隨機應變去處理特發事情。但透過訓練,經過數次的帶團經驗,加上導師的循循善誘,讓我體會到導賞也可說是一場表演,因為我可以將信息自由地整合,用生動有趣吸引人的表達方式,呈現給參加者,如此這樣,右腦又有登場的機會,於是左右腦又再聯盟,讓導賞化為文化藝術活動。

記得藝穗會的創辦人謝俊興先生 (Benny) 說過:「做導賞員最緊要有Heart ()!」一般人自己很容易地從互聯網就查考得到有關地方的資料,但如何分享地道的小故事,從而建立人對那地方的一份情及欣賞那地方的價值,這是導賞員先要對那地方及自己的使命有一份熱情。

佛蘭明歌藝術在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之一,要保育及傳承這藝術,我也希望成為一位導賞員,讓多些人認識它的價值。

寫舞評的訓練

2015年,我參加了由香港舞蹈聯盟舉辦的「Dance Enhance看舞.析舞.論舞:舞評寫作交流計劃」後,在20179月至12月期間,我再參加了該機構的同樣計劃的「進階課程」。學習形式跟前年一樣,除了參加導師的理論教學課堂,也會參加一些工作坊,與編舞者會面,和參與編舞活動,從而了解作品的創作過程。透過主辦機構的安排,觀賞了四齣不同舞蹈形式及題材的表演,然後要為每齣演出節目寫一篇舞蹈評論,呈給導師給評語及修改,而優秀的評論作品,會有機會被刊登和公開發表。

對我來說,寫舞評最困難的地方,是要從客觀的角度寫出主觀的感受,尤其是當我要對一些沒有深切認識的舞蹈,例如中國舞,要落筆評論之前,實在要花上一些時間去做資料搜集,例如編舞者及舞者的個人背景、作品的歷史及發展、前人的評論等等,因此左腦在這時要很乖乖地備課,為右腦舖排要寫的內容。在寫的時候,左腦會提醒右腦不要太激進和煽情,右腦同時會回應左腦說:「一切評論都是因為愛。」希望被評論的作品不斷地有改進。幸運地,我的評論文章有時都會被採納及刊登在香港舞蹈聯盟出版的《舞蹈手扎》內。

雖然學寫舞評計劃已告一段落,若時間許可,但我仍然珍惜機會去觀賞不同範疇的表演項目,例如芭蕾舞、現代舞等,我深信從其他人的作品,有助刺激我去創作更多的佛蘭明歌舞蹈。另外,我也希望有更多機會,為其他在香港演出的佛蘭明歌作品寫評論,讓更多人認識佛蘭明歌這門獨特的藝術。

填詞的訓練

20182月,我參加了香港理工大學文化推廣委員會舉辦的「註校藝術家計劃」,跟隨香港著名的廣東話流行曲填詞家鄭國江老師學習填詞。鄭老師為香港的流行樂壇貢獻良多,在半世紀裡創作的作品超過二千多首,我是聽他填的歌長的。

在那師友計劃中,我需要從鄭老師以前填過的歌曲中,揀選一兩首再重新填上歌詞,讓鄭老師給評語,然後再在兩次的工作坊中,聽他解說,一起討論及提問。於是,我揀選了兩首歌,分別是區瑞強的「那天再重聚」及張國榮的「儂本多情」。經過鄭老師的評論及建議後,我修改了歌詞。最後,被重新填詞的「儂本多情」(新歌名是「愛樂」) 幸得鄭老師的垂青,獲鄭老師揀選並列入在他的個人展覽中,展示給公眾人士觀賞,我實在感到很興奮

記得在課堂上,鄭老師分享了另一位殿堂級填詞家,已故的黃霑先生給他的填詞五字真言秘笈:藏、混、化、生、修」。「藏」是從前的經驗存在腦海中,例如念過的詩、看過的畫;「混」是把有用的經驗資料篩選出來;「化」是將其消化,成為完整及有意思的東西;「生」是作品完成面世;「修」是優化作品使其更美更動人。可想而知,填詞看似感性由右腦支配,但仍需要經過理性的處理方程式,左腦在這裡又發揮功能。

鄭老師所填的詞,全都是充滿正向思想、正能量,他分享填詞的格言道:「情感要真、動機要善、表達要美。」鄭老師的格言,與歐永財老師經常提及的善、美宗旨不謀而合:「要表現真我、存善良的心、追求藝術美。」我希望能嘗試將一些家傳戶曉的流行曲,改編成有佛蘭明歌色彩的歌曲;或者將一些西班牙的民歌填上合適的廣東話歌詞,讓更多的人認識佛蘭明歌藝術之餘,也可激勵及溫暖人心。

Video : Sylvia & Las Dedicars – Manha de Carnaval




要有源源不絕的創作力,是要經常存著好奇心,自己去不斷地探求和摸索,多欣賞身邊的人和事, 讓文化藝術成為我們生活的力量泉源!

李淑嫻

2018322